-

追寻红色足迹 弘扬铁道兵精神黎湛铁路建成通车七十周年纪念活动在广西贵港举行文/何燕宁2025年6月21日,“追寻红色足迹 弘扬铁道兵精神——黎湛铁路建成通车七十周年纪念活动”在广西贵港市港北区东港社区铁路新村举行,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铁道兵文化公益基金主任姜晋南,中铁二十一局集团华南区域总部党工委书记吴刚,中铁二十一局集团贵港思良江水域治理项目经理刘宏图,中铁二十一局集团贵港动物检验检疫项目经理刘富强,中铁二十一局集团华南区域总部广西办事处经营部长贡保多杰,中铁二十一局集团华南区域总部广西办事处办公室主任窦天义,贵港市爱国拥军促进会会长邱秀莲、执行会长陈月业、常务副会长郑式森,贵港市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韦婕,贵港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长杨招娣,贵港市港北区东港社区党总支书记林子雁,铁路新村党支部书记曾海林及东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体工作人员,以及南宁、贵港的部分铁道兵老兵、黎湛铁路建设者代表等90多人参加了活动。大家共同回顾黎湛铁路的光辉历史,弘扬伟大的铁道兵精神。1955年7月1日,黎湛铁路正式通车。这条全长318公里的铁路大动脉跨越粤桂,构成了西南地区重要的出海大通道,结束了粤西地区没有铁路的历史,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在建设过程中,铁道兵与十万民工并肩作战,克服了重重困难,仅用不到9个月时间就建成铁路,创造了全国人工铺轨最高纪录,“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铁道兵精神在此得到了生动诠释。上午十点活动正式开始。在原铁十一师刘运宁、铁十三师韦建国战友的组织带领下,到东湖铁路新村原铁道兵司令部旧址参观。姜晋南主任和原铁六师黄中广战友来到原铁道兵司令员王震曾经的住房、司令部及机关所在地。经历了七十年岁月流逝后的旧址,姜晋南讲起了父母亲在当年曾修建黎湛铁路的故事,大家感叹铁道兵当年修建铁路的艰苦及苦中作乐的奋斗精神。参加活动的老兵们与当地出席活动的行政部门代表、及曾参加过黎湛铁路抢建的老兵遗属、知情铁路老职工代表共同合影留念,并向老人们赠送了食用油、牛奶等慰问品。当天下午老兵们在三楼会议室举办了黎湛铁路的研讨会和文艺演出。韦建国战友主持了讨论会。刘运宁、姜晋南、吴刚、贵港市有关部门领导、黄健文、谭佩山、何燕宁等先后发言。文艺演出由原铁十三师瞿国华、原铁六师刘晓红战友主持。文艺演出在《铁道兵志在四方》的歌声中拉开序幕。铁道兵战友们自编自演,节目精彩纷呈,《南泥湾》、《当那一天来临》、《打靶归来》等歌曲,唱出了他们对那段峥嵘岁月的怀念和对铁道兵精神的坚守。此次活动通过参观旧址、播放纪录片、采访纪实视频、展示老照片等,重现了当年建设黎湛铁路的火热场景。多位铁道兵老兵、铁二代、老兵遗属等分享了他们及亲人参建的亲身经历,使大家感受到那些艰苦却充满激情的岁月,在场观众无不动容。此次纪念活动不仅是对黎湛铁路建成通车七十周年的庆祝,更是一次对铁道兵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念奴娇•纪念黎湛铁路竣工通车70周年高翔铁龙南指,卷旌旗十万,所向无惧。衔命关山驰劲旅,八桂雷惊烟雨。星夜移营,宾阳灯映,贵港筹新路。千山锤落,轨连黎湛层雾。回首鏖战苍茫,命拼八月,奇迹惊寰宇。铁血凿穿封锁线,笑傲霜晨飙午。碧海云开,长虹气贯,凭此金瓯补。七旬长卷,笛声犹啸如虎。
《铁轨上的岁月》——献给黎湛铁路通车70周年姜晋南
钢钎凿破黎明的雾风钻声震落星幕九个月三百里山河共逐把铁路铺进桂南的筋骨
牛尾轻摇的婚房夜涵洞雨声唱祝福追脸盆的笑声穿过岁月苦与乐在钢轨上烙成歌
啊————铁轨延伸的方向是脊梁挺起的担当!七十载风雨未锈的信仰枕木下热血依然滚烫!
啊————山水记得那脸庞泥泞中绽放的荣光!听汽笛长鸣穿越时光新征程再续铁兵辉煌!
布帘隔开两家灯火誓言在铁锤下熔合半世纪车轮将故事诉说旧涵洞新绿已爬满山坡旧址砖墙斑驳如昨
啊————铁轨延伸的方向是血脉奔涌的信仰!从牛棚到星海步履铿锵山河间精神永远闪烁!
啊————山水记得那些脸庞新时代更需薪火传播看复兴之路再启程铁道兵之歌依然高唱!参观原铁道兵王震司令部机关旧址



在王震司令住所旧址前、及铁道兵机关旧址前合影。
姜晋南,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公司原副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铁道兵文化公益基金主任。姜晋南主任的父母当年是在原铁十师,是在贵港农户家的牛棚举行的婚礼,后来才搬到涵洞,面对父母亲当年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姜晋南感概万千。
姜培敏,山东烟台海阳县,汉,中共党员。1930年出生,10岁参加儿童团,14岁参加八路军,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营级参谋、团作战股长、副团长、团长、铁道兵二指作战处处长、副师长、师长,铁道兵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铁道部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1990年改任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调研员,1993年离休。曾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参与修建了黎湛铁路、鹰厦铁路、清绿铁路、南同浦铁路改造、成昆铁路、襄渝铁路和青藏铁路等重要工程。姜培敏在铁道兵部队中表现卓越,曾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七次。他离休后仍然关心铁道兵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弘扬,创立全国铁道兵经济技术协作委员会,支持多部关于铁道兵历史文献的编辑和出版,并主持摄制了反映铁道兵战斗历程的纪实片《呼啸的军魂》。于2011年6月因病逝世。
姜淑洪,山东烟台海阳县,汉,中共党员。1933年7月出生,积极参加儿童团、青妇会活动,1949年加入共青团,1951年参军,1954年底退伍。过起了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铁道兵随军家属生活,亲历并为黎湛铁路、鹰厦铁路、清绿铁路、南同浦铁路改造、成昆铁路、青藏铁路建设做辅助性后勤服务工作。

姜晋南主任介绍:曾参加过抗美援朝及黎湛铁路建设的妈妈,当年与父亲是在贵港一农户家的牛棚举行的婚礼,当年牛尾巴清拂脸庞、下暴雨被洪水冲走的脸盆拖鞋等印象还历历在目……
姜晋南母亲因年岁已高,不方便远行,她遥祝“黎湛铁路建成通车七十周年活动圆满成功!”祝福老人家健康长寿!
向曾参加黎湛线建设的亲属老人们赠送慰问品
当地行政部门、社会团体等领导出席活动


曾参加过黎湛铁路抢建的老兵遗属、知情铁路老职工代表





向老人们赠送慰问品
座谈会、研讨会
原铁十三师韦建国战友主持会议


原铁十一师刘运宁战友讲话


姜晋南讲话
“追寻先辈们足迹 弘扬铁道兵精神”在纪念黎湛铁路建成通车70周年主题活动上的讲话姜晋南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铁道兵前辈、战友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汇聚在贵港这片承载着铁道兵光辉历史的热土之上,站在原铁道兵领导机关旧址前,共同参加“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铁道兵精神”主题活动,隆重纪念黎湛铁路建成通车70周年。70年风雨兼程,70年精神永存!此刻,脚下每一寸土地仿佛都诉说着铁道兵先辈们为新中国铁路建设立下的不朽功勋。在此,我谨代表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铁道兵文化公益基金,向创造“黎湛奇迹”的铁道兵前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为传承铁道兵文化、弘扬铁道兵精神付出不懈努力的各界朋友、战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一、 回望过去丰碑永驻七十年前,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1954年9月25日,铁道兵将士们响应中央军委号令,在贵县(今贵港)吹响了进军号角,以“志在四方、艰苦奋斗”的豪情,肩负起打通祖国西南、华南出海交通命脉的重任。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他们身背钢枪,一手握钢钎,一手抡铁锤,以“汗水浸透枕木,热血铸就路基”的惊人意志,仅用短短9个月,便建成了正线全长317公里,从广西黎塘直抵广东湛江的铁路干线——黎湛铁路!并于1955年7月1日胜利通车,比原计划提前了整整半年!这条蜿蜒于桂南山水间的钢铁巨龙,是铁道兵正式成立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它不仅创造了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中国速度”,更是铁道兵战士用血肉之躯、钢铁意志,在祖国大地上铭刻的忠诚与担当!今天,我们立足于这方曾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铁道兵指挥中枢旧址,凝视斑驳墙壁上依稀可辨的印记,仿佛仍能听见当年战天斗地的号角与风钻的轰鸣。铁道兵前辈们用青春和生命践行了“汗水融化千层岩,风枪打通万重山”的铮铮誓言,他们用“钢轨”延伸了祖国的发展之路,用“脊梁”挺起了民族的钢铁动脉。 我的父母亲,他们作为当年参加建设的铁道兵战士,他们的婚礼就是在贵县一户淳朴的农家举办的。为了不打扰群众生活,他们的“婚房”借用了老乡的牛棚,夜里甚至能感受到牛尾在脸上轻轻扫过。铁路涵洞修好后,他们便搬了进去,一座涵洞住两家,布帘为墙,铺板为家。刚住进去时,习惯性地把脸盆、鞋放在铺板下,谁知半夜大雨突至,雨水瞬间灌入,竟把脸盆和鞋都冲跑了!他们顾不上许多,光着脚、淋着雨,哈哈大笑着追出去捡回来。后来每当回忆这段往事,父母总是乐呵呵地说:“那时生活是真艰苦,但还是很快乐!” 。这份在牛棚里成家、在涵洞中安身、在雨夜里追盆的乐观与豁达,正是千千万万铁道兵战士“以苦为乐、甘于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正是这无数铁道兵先辈们平凡身影的默默付出与坚韧笑容,共同铸就了黎湛铁路这座不朽的丰碑,也让它成为了我们心中永不褪色的红色坐标!二、践行初心奋楫前行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铁道兵文化公益基金,源自2011年成立的中国铁建铁道兵文化联谊会,宗旨是“传承铁道兵文化、弘扬铁道兵精神、服务铁道兵战友”。自成立之初,便将“守护历史记忆、赓续精神血脉”作为核心使命。我们深知,旧址的一砖一瓦、文物的一图一物,都是铁道兵精神最真实的载体。为此,我们致力于: 深耕历史沃土:系统整理史料,抢救性保护铁道兵遗址遗存,让旧址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生动课堂; 创新传播载体: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互动式体验项目,让铁道兵故事“活”起来、“火”起来,特别是走进青少年心灵;弘扬时代价值:深入挖掘精神内涵,将铁道兵精神与新时代奋斗精神紧密结合,讲好新征程上的“铁道兵故事”。我们呼吁社会各界携手同行,共同守护好铁道兵先辈们留下的精神家园。让铁道兵精神成为滋养爱国情怀的沃土、砥砺奋斗意志的熔炉、凝聚奋进伟力的旗帜!朋友们、战友们!七十载岁月如歌,精神长河奔涌不息。回望这317公里由忠诚与热血铸就的黎湛铁路,那是奇迹之路,奉献之路。 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让我们从这红色足迹中汲取不竭动力,让“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铁道兵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让我们以永不懈怠的奋斗姿态,沿着先辈们的足迹,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铺就更加坚实、更加宽广的“钢铁通途”!谢谢大家!2025年6月21日
铁二代、中铁二十一局集团华南区域总部党工委书记吴刚讲话
参加活动的中铁二十一局集团华南区域总部党工委书记吴刚等一行5人。
原铁十一师何燕宁介绍在外地采访曾参加过抗美援朝、修建黎湛铁路的张锁龙、田世兴两位老前辈的情况

何燕宁采访当年曾参加过黎湛铁路建设的抗美援朝原铁二师政委张锁龙、原铁六师田世兴老英雄视频
广西战友及亲属的文艺演出

高唱《铁道兵志在四方》



演出现场
活动花絮







前来参加活动的老人

社区工作人员为大家服务
摄影师风采


编辑:向日葵
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