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西请
城变进行时:贵港2025-2026年旧改与征地版图清晰呈现
老旧小区焕新颜,重点项目拓空间,2025至2026年的贵港正迎来城市更新的密集推进期。从港北到港南的老旧小区改造,到产业园区与民生工程的土地征收,一系列具体规划正让这座城市的发展蓝图逐步落地,每一处变动都牵动着市民的生活与期待。
旧楼改造是民生改善的重点工程,2025年贵港市本级已明确启动大规模改造行动,覆盖港北区、港南区共45个老旧小区,涉及6757户居民、253栋楼房,改造总面积达580843平方米。这场投资34098.07万元的改造工程,资金将通过中央和自治区补助、地方配套及业主自筹多元解决,聚焦居民最关切的居住痛点精准发力。
在改造内容上,建筑物本体与配套设施将实现"双升级"。建筑物改造涵盖屋顶修缮、外立面刷新、楼道整治等基础工程,彻底解决老旧楼房漏水、墙面斑驳、楼道杂乱等问题;配套设施则聚焦功能性提升,包括道路翻新、给排水管网更换、供电线路规整,还将新增路灯照明、停车场、充电棚等便民设施,同步完善消防系统、监控设备与康娱场地,部分小区还将推进供气工程与绿化优化。虽然具体小区名单尚未全部公示,但从资金规模与覆盖范围来看,此次改造将惠及港北、港南核心城区多个建成于2000年前的老旧片区,预计2026年初可完成大部分小区的改造施工,让数万居民实现"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的转变。
土地征收则为贵港产业升级与民生保障提供空间支撑,2025年已公布的多批次征地计划勾勒出清晰版图,部分项目将延续至2026年推进。工业发展方面,港北区成为征地核心区域,港城街道旺华村是重点涉及村落,2025年第三十三批次征地中,该村29.2230公顷土地将用于贵港理文林浆纸一体化全产业链项目(二期)建设,该项目作为贵港打造中国—东盟生活用纸生产中心的重要支撑,征地用途明确为工业用地。仅一个月后,旺华村再迎21.7702公顷土地征收,分别服务于该浆纸项目二期及产业园广业大道北段建设,实现产业项目与配套交通的同步推进。
武乐镇则聚焦轻工业集群发展,2025年第十五批次征地锁定逢宜村、江城村的集体土地,用于年产5万吨溴化丁基橡胶、4000万只纸箱包装品等多个产业项目的B地块建设,通过成片开发为轻工业集聚铺路,征地补偿将严格按照区片综合地价及青苗附着物标准执行。这些工业用地的征收,与贵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规划紧密衔接,未来将形成浆纸、化工、包装等产业链闭环。
民生与交通工程的征地同样多点开花。郁江左岸的防洪安全工程已启动征地,涉及港北区贵城街道南平社区,港城街道东山村、猫儿山村等6个村(社区)的土地,全部用于水工设施建设,为沿岸居民筑牢防汛屏障。交通路网优化方面,郁林路两段延伸工程的征地工作已启动,荷城街道棉村社区、布山街道蓝田社区等4.9370公顷土地将用于城镇村道路建设,这条道路贯通后将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征地补偿标准参照2023年出台的区片综合地价及附着物补偿规定执行。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征地项目均明确了补偿安置路径,土地补偿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管理条例》及贵港市2023年更新的补偿标准执行,青苗与地上附着物按2023年1号文件规定核算,房屋征收则参照2017年4号文件标准,同时被征地农民可按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多重保障确保征地工作平稳推进。
从旧改到征地,贵港的城市更新始终秉持"民生优先、产业协同"的原则。2025年的具体项目已扎实起步,2026年将迎来改造收尾与征地后建设的关键阶段。对于市民而言,可通过政府官网关注后续公示的老旧小区名单与征地详细红线图,这场有温度、有规划的城市更新,正让贵港在保留烟火气的同时,生长出更强劲的发展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