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石山玩,导航显示“贵港白石山”,但当地人说:“这是桂平的。”你是不是也懵过?
这事儿不怪你,是行政区划悄悄换了身衣服。
1994年桂平撤县设市,1995年贵港升地级市,桂平归它管。
于是,贵港的旅游宣传一挥手,把桂平的山、水、庙全揽进“贵港旅游圈”里。
游客一搜,满屏都是“贵港白石山”,可你真站在山顶,路牌写的是“桂平市麻垌镇”。
这不是谁错了,是城市长大了,名字却没跟上脚步。
我去年去那儿,问一位卖糯米饭的大姐:“你们这儿算贵港还是桂平?”她笑:“我户口本上写桂平,但收钱的二维码扫的是贵港文旅的推广码。”这话听着荒唐,却真实得让人想笑。
我们习惯了用大城市的名头带火小地方,可没人问过,那个被“借用”的名字,会不会有点委屈?
白石山没变,丹霞地貌还是那片红,石阶还是那条老路。
只是地图上多了一层模糊的边界。
它不属于谁的光环,它只是恰好在桂平的土里长出来,又被贵港的流量轻轻推了一把。
下次你再看到“贵港白石山”,别急着纠正。
但如果你真去了,记得在朋友圈写:“我在桂平的山上看日出,导航却说我在贵港。”——这大概就是当代地理最温柔的错位。举报
